土豆泥的做法

生活记忆单元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面包糕点 正文
土豆泥的做法 又名马铃薯、洋芋、地蛋、山药蛋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马铃薯、洋芋、山药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学者认为土豆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土豆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营养价值 马铃薯、红薯、芋头等薯类食物,所含营养素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的含量,可以说在蔬菜类里排第一位。薯类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那么,怎么吃薯类才能吃好呢? 首先,要有量的保证,每天吃薯类食品(马铃薯、白薯、芋头)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可按照薯类与主食3∶1~4∶1的比例控制。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对于快餐中比较多的土豆泥、炸薯条,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了大量的维生素C,使营养成分大大降低。而对于炸薯条来说,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而且炸薯条的油很难判断是否是新鲜的,加上反复高温加热,产生聚合物,像有毒物质环状单聚合物是致癌物质,所以要尽量少吃。 营养学家指出,吃薯类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最少的,每天多吃薯类,可以减少脂肪摄入,使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 食用功效 土豆味甘、性平、微凉,入脾、胃、大肠经;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宽肠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老之功效。主治胃火牙痛、脾虚纳少、大便干结、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

沙拉土豆泥的做法步骤

  • 土豆泥的做法
    1
    .土豆2小个 沙拉酱适量
  • 土豆泥的做法
    2
    .洗净的土豆放入电饭煲内。.启动水煮键。
  • 土豆泥的做法
    3
    煮好的土豆和沙拉酱准备好。
  • 土豆泥的做法
    4
    .土豆剥皮切小块。倒入玻璃碗内。
  • 土豆泥的做法
    5
    ..倒入少许的沙拉酱。
  • 土豆泥的做法
    6
    .安装好料理棒盖上盖子。
  • 土豆泥的做法
    7
    .启动料理棒的摁键瞬间搅打好。
  • 奶香土豆泥

  • 土豆泥的做法
  • 奶香土豆泥的做法步骤

    • 土豆泥的做法
      1
      土豆去皮切块放锅中煮至软糯
    • 土豆泥的做法
      2
      将煮熟的土豆用勺子压过筛(过筛的土豆泥会更细腻)
    • 土豆泥的做法
      3
      过筛后的土豆泥放碗中备用
    • 土豆泥的做法
      4
      黄油和淡奶油烧至沸腾即可关火,倒入土豆泥碗中,加入盐和胡椒粉拌匀
    • 土豆泥的做法
      5
      用裱花袋装好土豆泥,挤在小碗中即可享受
    • 土豆泥的做法
      6
      热食冷藏食用都挺不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否则均为生活记忆单元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文章地址: https://www.lifemu.cn/post/146.html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减消费增金融 基金一季度调整重仓方向
« 上一篇 2021-05-04
豌豆糯米饭
下一篇 » 2021-05-04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419人围观

站长推荐

1
2
3

管理员简介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