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语言如果、如果真和判断使用方法
一、命令的调用格式:
调用格式:〈无返回值〉如果(逻辑型条件)-系统核心支持库->流程控制
英文名称:ife
本命令根据提供的逻辑参数的值,来决定是否改变程序的执行位置,如果提供的逻辑参数值为真,程序继续顺序向下执行,否则跳转到左侧箭头线指向的命令处去执行。
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参数的名称为“条件”,类型为“逻辑型(bool)”。
本条件值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程序执行位置。
============================================================
调用格式:〈无返回值〉如果真(逻辑型条件)-系统核心支持库->流程控制
英文名称:if
本命令根据提供的逻辑参数的值,来决定是否改变程序的执行位置,如果提供的逻辑参数值为真,程序继续顺序向下执行,否则跳转到左侧箭头线指向的命令处去执行。
同“如果”命令相比,本命令没有为假时的程序部分。
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参数的名称为“条件”,类型为“逻辑型(bool)”。
本条件值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程序执行位置。
============================================================
调用格式:〈无返回值〉判断(逻辑型条件)-系统核心支持库->流程控制
英文名称:switch
本命令根据提供的逻辑参数的值,来决定是否改变程序的执行位置,如果提供的逻辑参数值为真,程序继续顺序向下执行,否则跳转到下一分支处去继续判断。
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参数的名称为“条件”,类型为“逻辑型(bool)”。
本条件值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程序执行位置。
二、简要说明:
1、如果,英文名称ife,意思是“if...else...”,用中文来说就是“如果„„否则„„”。
这个命令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结果,根据结果的不同执行不同方向上的命令。
2、如果真,只有一个路径,就是当条件满足的时候,顺序执行下面的命令,否则将跳过该段程序,执行另外的命令。
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本命令没有“如果”命令中的条件为假时的部分。
3、判断,用法与上面的两个命令相似,判断方式也相似。极易弄混。
“判断”用在多个条件的取舍上时,执行效率会大大提高。
比如: 一个数值变量M,根据M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命令。
用“如果”或者“如果真”的时候,会一直执行到最后,不管有没有找到合适的M的值,都会把所有的判断执行一遍。
而“判断”命令,一旦有合适的M值,就会结束判断。
经验: 【如果真】通常用在处理一各简单判断行为,只能执行条件为真的命令。
【判断】多用于大于两个条件的判断。当条件为真是不在判断下去。
否则就继续沿着左侧箭头向下执行。
【如果】在【如果真】的基础上增加了条件为假时的反应。
【判断】也是如此。当条件为真是不在判断下去。
否则就继续沿着左侧箭头向下执行,在这点上【如果】和【判断】是相同的。
在只需要判断一个条件真假时【如果】和【判断】的效果是相同的。
不通之处在于连续判断上,当用到两个或以上的【如果】和【判断】就体现了他们的差别。
【如果】可以在执行多个条件为假时的命令同时继续向下判断。
而在用到多个【判断】时,【判断】就主要是判断条件的成立与否,当条件1不成立时检验条件2是否成立,条件2也不成立就检验条件3是否成立。
当条件成立时就执行命令,不在继续判断下去,否则就一直判断下去,直到所有条件都不成立,这时才开始执行条件为假时的部分。
【如果】【判断】【如果真】是包含的关系。【判断】包含了【如果真】,而【如果】又包含了【判断】 用到【如果真】的地方一定可以用【如果】和【判断】代替,反过来则不行。
用到【判断】的地方一定可以用【如果】代替,但【判断】却不一定能代替了【如果】。
暂无评论,233人围观